人民網(wǎng)
人民網(wǎng)>>上海頻道>>美食| 健康

揭秘:為什么上海人管茄子叫“落蘇”,而“夜開花”是葫蘆兄弟?

2021年08月17日13:49 | 來源:上觀新聞
小字號
原標題:揭秘:為什么上海人管茄子叫“落蘇”,而“夜開花”是葫蘆兄弟?

夏天,蔬果等農(nóng)產(chǎn)品最為豐富,不過在菜場甚至超市賣場里,有不少蔬果的名字叫人納悶——茄子叫“落蘇”,荸薺叫“地栗”,“珍珠米”里沒有米,“夜開花”不是花而是瓜……哪怕土生土長的上海小囡,往往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。

對此,解放日報·上觀新聞記者請教了農(nóng)業(yè)專家,說一說部分上海蔬果俗稱背后的故事。

落蘇=茄子

“落蘇”與“茄子”在發(fā)音上沒有任何相似之處,為什么上海人管茄子叫落蘇?

事實上,不僅上海人管茄子叫落蘇,同屬“長三角包郵區(qū)”的江蘇、浙江、安徽等地,甚至福建的部分地區(qū),也管茄子叫落蘇。流傳最廣的原因是,吳越王錢镠為避諱“瘸子”一詞,而為茄子改名。

出處在宋代王辟之的《澠水燕談錄》里:“錢镠之據(jù)錢塘也,子跛,镠鐘愛之。諺謂‘跛’為‘瘸’,杭人為諱之,乃稱‘茄’為‘落蘇’!

簡單來說,就是在杭州一帶,“茄”與“瘸”同音,吳越王為避免“瘸子”的讀音傷害到瘸腿的兒子,所以為茄子改名。

至于為什么改成了“落蘇”,一說是“茄子”的形狀像落下來的流蘇,所以叫“落蘇”;還有一種說法落蘇是“酪酥”的諧音,出處在《本草綱目》中:“陳藏器《本草》云:茄一名落蘇,名義未詳。按五代《貽子錄》作酪酥,蓋以其味如酪酥也,于義似通!

酪酥是用牛奶羊奶等制成的食品,參照物有當下新式茶飲里的“酪酪”,聯(lián)想到茄子煮熟煮爛后的酥軟口感,用“酪酥”的諧音命名,有點意思。

地栗=荸薺

荸薺的名字不少,比如廣東等南方地區(qū)管它叫“馬蹄”,因為形狀有點像;但上海人管它叫“地栗”,這是為什么?

專家說了,這是由于荸薺埋在地里且長得像栗子,所以得名“地栗”。事實上,荸薺不止長得像栗子,連性味、成分、功用都與栗子相似。

不過,也有人將“地栗”兩個字寫成“地梨”,因為它肉質(zhì)潔白,味甜多汁,清脆可口,有點像梨;又長在地下,所以叫“地梨”。

至于荸薺這個學名,專家認為,可能仍舊與它的形狀有關:荸薺的球莖形似臍突,匍匐莖又像臍帶,所以“荸薺”很可能來自肚臍的“脖臍”;因為是植物,于是草字頭的“荸薺”成為它的官方名字。

珍珠米=玉米

在全國大米市場,“珍珠米”儼然是一個品種,顆粒短;但在上海,“珍珠米”絕不是大米,而是玉米。

這個名字很好理解:玉米排列整齊,顆顆飽滿,確實有點像珍珠。

要知道,不僅上海人管玉米叫“珍珠米”,周邊昆山等地,也有這個叫法。比如道光年間的《新昆兩縣志》就這樣描述玉米:“實累累如珠,故名珍珠粟”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作為全世界總產(chǎn)量最高的糧食作物,玉米的別稱還有很多,甚至不同地區(qū)將玉米分為不同的門類。比如,有的地方將其歸為“黍”,起名玉蜀黍、玉黍等;有的地方認為它是“粱”,所以叫玉膏粱、玉高粱;還有認為它是“蘆”類,名字叫苞蘆、腰蘆;如果算做“谷”,則有包谷、苞谷、六谷等叫法。

不過,農(nóng)科專家說了,追根究底,玉米屬于禾本科玉米屬玉米種植物,是獨立的農(nóng)作物品種。

洋山芋=馬鈴薯

在上海,有很多物品都會冠以“洋”字,比如“洋釘”“洋火”“洋泡泡”“洋娃娃”等,體現(xiàn)了這座城市的開埠歷史。照此看來,上海人管土豆叫“洋山芋”,也就不那么稀奇了——土豆由外國傳入,本身又成芋狀,由此得名“洋山芋”。

值得一說的是,土豆也是俗稱,其學名叫馬鈴薯,因為形狀像馬掛的鈴鐺。馬鈴薯原產(chǎn)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區(qū),人工栽培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至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(qū)。

事實上,為體現(xiàn)馬鈴薯的“外來”身份,除了上海人管它叫“洋山芋”外,西北和兩湖地區(qū)叫它“洋芋”、粵東一帶有人稱它“荷蘭薯”、閩東地區(qū)稱之為“番仔薯”等,都在名字中留下了“外國傳入”的印記。

順便說一句,上海雖然有“洋山芋”,卻沒有“土山芋”,而只有“山芋”。所稱的“山芋”,學名是紅薯,也原產(chǎn)于美洲大陸,在明朝中期傳入中國。所以,有些地區(qū)也將紅薯稱為“番薯”。

至于為何馬鈴薯變成“洋山芋”而紅薯只是“山芋”,可能與烹飪方式有關。因為在上海,西餐中時不時能看見“洋山芋”;而“山芋”往往用來做“山芋湯”“烘山芋”這類本地美食,結果馬鈴薯就被冠以“洋”字了。

草頭=苜蓿嫩葉

望文生義,草頭是“草的尖尖頭”,用來指代苜蓿嫩葉再恰當不過。不僅上海人這么叫,“長三角包郵區(qū)”都這么叫。

不過要注意的是,并非俗稱“四葉草”“幸運草”的苜蓿都是草頭,只有開黃色小花的南苜蓿的嫩葉才是草頭。在蘇浙地區(qū),南苜蓿還被稱為“金花菜”。

原來,苜蓿屬也有好幾個品種,其中南方的苜蓿和北方的苜蓿并不相同。一個顯著的區(qū)別是,南苜蓿大多開黃花,北苜蓿往往開紫花。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描述過南苜蓿:“入夏及秋,開細黃花”。清朝顧景星在《野菜贊》中也記錄了這一植物:“金花:本名南苜蓿,二月繁生,葉如酸漿而五聚。三月開黃花,作子匾如螺旋。”

夜開花=葫蘆兄弟

在上海,夜開花不是一種花,而是一種瓜,也有人管它叫“西葫蘆”。

農(nóng)科專家覺得這個名字不錯,因為夜開花通常是指瓠瓜,屬于葫蘆的變種?梢哉f,它叫“西葫蘆”挺貼切的,是名副其實的葫蘆兄弟。

得名“夜開花”,與它的花朵開放時間有關:通常在夜間或陽光微弱的傍晚及清晨開放。

文旦=柚子

文旦也是很有地方特色的稱呼,說的是柚子。不過不僅上海,浙江、福建等地,都有人管柚子叫文旦。

這個俗名與品種和種植方式?jīng)]有關系,卻與種得好不好有關系——名字里的“旦”,說的是戲劇里的角色“旦角”。據(jù)說,很久以前,有個姓文的小旦種出來的柚子特別好吃,被鄉(xiāng)親們起了這個名字。此后,“文旦”就成了柚子的代名詞。

(責編:嚴遠、韓慶)
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
返回頂部
建瓯市| 岳普湖县| 津市市| 根河市| 南陵县| 茶陵县| 通化市| 八宿县| 蒲江县| 建德市| 广宁县| 巴东县| 通城县| 历史| 新龙县| 正镶白旗| 青河县| 南昌县| 滦平县| 锦屏县| 武义县| 泰和县| 威远县| 剑河县| 云安县| 梨树县| 宁波市| 会宁县| 普兰店市| 景洪市| 呼伦贝尔市| 彭阳县| 将乐县| 耒阳市| 民权县| 怀集县| 泸定县| 通榆县| 墨竹工卡县| 西林县|